西宁大通:安置工作显成效 尊崇氛围更浓厚
本网综合消息: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多措并举做好退役军人安置服务工作,使退役军人走出军营,就能与社会无缝对接,让他们时时刻刻感受到党对退役军人的关怀关爱,尊崇氛围日益浓厚。
完善工作机制。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建立了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组织、编办、人社、财政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完善部队、省、市、县联动审核档案机制,缩短档案移交时间,提高档案审核质效。完善政策宣讲机制,坚持常态化送政策进军营,业务人员细心讲解安置政策,消除政策盲区,着力让安置对象成为政策明白人。
提升服务质量。积极回应退役官兵期盼,优化安置程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待安置期间教育管理,协调相关部门安排拟安置人员在待安置期间到有关单位体验地方工作,受到广大退役军人普遍认可。落实好“一件事一次办”要求,结合实际整合资源,规范和改进“一站式”服务,为退役军人办理相关手续提供便捷化服务。组织已安置退役士兵开展教育培训,召开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及时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困难问题。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全面落实待安置期间的生活补助,按规定办理社保接续。及时发放310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地方一次性经济补助金2659万元。
实施阳光安置。大通县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坚持以政策为导向、以满意为目标,坚持严抓党建促业务,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到退役士兵安置的全过程,坚持“四公开一监督”的原则,建立完善“量化评分、择优选岗、专业优先、安置定岗”的阳光安置办法,坚持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原则,近三年来,15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均安置到事业单位工作,确保接收单位、部队和安置退役军人“三满意”,实现了退役军人由部队到地方的“漂亮转身”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退役军人事务局将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努力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更足,以精准落实《“十四五”退役军人服务和保障规划》为牵引,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持续做好档案审核、岗位开发、选岗定岗、教育培训、服务保障等工作,健全完善与服役贡献挂钩、与个人德才匹配的“阳光安置”机制,始终坚持贡献越大、安置越好的鲜明导向,不断提升退役军人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