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人大第十四届第二次会议691号建议的答复函

[ 索 引 号 ] 11610000MB296409XF/2024-00005 [ 主题词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 发布机构 ]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 效力状态 ] 有效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24-07-26

对省人大第十四届第二次会议691号建议的答复函

时间: 2024-07-26 08:27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尊敬的李雪松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工作的大力支持,现就您和其他7位代表在省第十四届第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进一步落实退役军人优惠政策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尽快研究制定陕西退役军人优待项目清单”的问题

自2021年12月退役军人事务部部署优待证申领发放工作以来,我省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在受理优待证申请的同时,积极推出了涵盖医疗服务、文化旅游、公共交通等方面的优待项目,并通过省市县各级的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微信公众号、官网等媒体予以发布。在实际工作中,因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宣传覆盖面有限,且微信公众号等发布信息查询不便,确实存在广大优待证持证人不能及时高效查询了解相关优待信息的情况。为确保优待证持证人能够第一时间就近就便了解掌握相关优待信息,退役军人事务部已开发了全国统一的“退役军人”APP,具备分类查询、地图导航等便捷功能,目前已进行了多轮次的系统内侧,待内测完成后将在各移动终端系统运营商(不包括IOS系统)的软件商城上线。广大优待证持证人届时可在本人手机等移动终端下载认证后分类别、分地域查询全国各地持优待证可享受优待信息。我们将根据退役军人事务部统一安排部署,分批次将我省各类优待信息录入系统,供广大持证人查询使用。我们将不断扩大我省优待项目的种类和范围,为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更多、更好、更优的优待项目,不断提升优待证持证人的荣誉感、幸福感、尊崇感。

二、关于“在退役军人劳动就业、自主创业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的问题

我省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成立以来,坚持“两个服务”方针,聚焦促进退役军人高质量充分就业,组织管理体系从“无”到“有”,全省10个设区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均设有就业创业职能科(处),2万余个退役军人服务机构提供常态化服务;政策制度体系从“旧”到“新”,出台《陕西省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在跨区域培训、人才交流等方面迈出开创性步伐;工作运行体系从“弱”到“强”,在全国率先搭建退役军人就业失业实名制登记系统和动态精准就业服务平台,打造“退役军人就业服务季”“戎耀三秦·职等你来”等服务品牌,促进就业6.1万余人。“适应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学历教育、终身教育”四位一体,培训退役军人8.3万余名。举办首届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成果展交会、退役军人双创大赛,平台、政策、服务联动发力,退役军人经营主体达到20万户,年贡献产值约3500亿元、税收约140亿元、带动就业约60万人,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退役军人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听取您的意见建议,坚持促进退役军人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导向,不断完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强化就业培训、加强就业服务、扶持创业创新、拓宽优势领域,广泛宣传退役军人特长优势,营造有利于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一是打好一个基础。注重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始终把服务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让退役军人有位有为,作为实现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职业的重要抓手、“牛鼻子”工程,落实《陕西省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强化“迎接返乡、适应性培训、就业能力提升、就业指导、岗位招聘、就业困难帮扶”六项服务举措,着力拓展“安置就业、培训就业、招聘就业、创业就业、帮扶就业、转移就业”六大就业渠道,统筹行政机构、服务体系、社会力量“三驾马车”协调联动、同向发力,推行“对象清、任务清、责任清、核查清”的“四清楚”闭环工作机制发挥保障落实作用,持续打牢促进退役军人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这个工作基础。二是搭建一个平台。坚持每年二季度开展“全省退役军人就业服务季”活动,举办“戎耀三秦 职等你来”大型专场招聘会等就业服务,创新招聘模式,线上线下岗位一体启动,跨地区跨省区跨部门就业合作广泛开展,与用工企业和退役军人长期互动,汇集大中型国企、重点民企、军民融合企业、长三角地区企业、军创企业等五大板块优质岗位,线下线上招聘+直播带岗多措并举,统筹调动相关部门和社会资源积极参与,为退役军人搭建起全方位精准化常态化长效化就业服务平台。三是挖掘一批岗位。坚持岗位开发“越优越好、越准越好、越多越好”,深化与国有大中型企业、重点民营企业、军民融合企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企业、联系紧密中小微企业以及退役军人创办企业的联系合作,争取签订合作协议长期稳定提供岗位;发挥社会人力资源机构的专业优长,审核筛选适合岗位,加大市场化岗位的有效供给;用好现有政策,努力扩大公务员、事业单位定向招录以及专职消防员、公安辅警、基层社会工作人员等政策性岗位供给;整合零工市场、繁荣商圈、新型业态小、散、优用工资源,丰富灵活就业人员的岗位供给。四是搞好一系列宣传。积极宣传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政策,一方面,把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组建以来,在就业创业工作方面出台的,涉及学历教育、培训赋能、就业促进、创业扶持等方面政策文件,梳理清楚、学透吃透、准确解读,配套出台政策举措,灵活方式开展落实情况督查,加强跟踪问效,确保各项政策切实落实落地落细。另一方面,把国家、全省及各地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稳就业保民生,出台的涉及财政、税务、发改、工信、人社、商务等许多部门的普惠性政策,梳理清楚、广泛宣传,建立部门协调、省市县贯通落实等机制,帮助退役军人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三、关于“帮助特困退役军人给予生活保障支持”的问题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以“退役军人工作+”融合发展为重要路径,联合省国资委、省财政厅和省慈善协会,于2019年1月31日在全国率先成立以社会资金为主的省级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制定了《陕西省退役军人关爱基金管理使用办法》《省市县三级退役军人关爱基金操作实施细则》,联合省慈善协会印发《关于推进退役军人关爱基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建立和规范省市县三级关爱基金使用,目前省市县三级全部建立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并进入常态化规范化运行,构建起三级关爱基金全部覆盖、叠加保障的新格局,实现政府普惠保障与社会特殊关爱相互补充。近年来全省关爱基金募集到位资金近2亿元,省级关爱基金为2741名特困退役军人援助3791万元,市县两级对本地区符合条件的特困退役军人持续开展常态化关爱帮扶援助活动,累计援助13800多人,援助资金3800余万元。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拓展渠道,加大关爱基金募集力度,加强与民政等部门的沟通衔接,及时了解掌握困难退役军人群体情况,及时精准开展帮扶活动。

感谢您对退役军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2024年7月25日     

 

联系人:平锐军    电话:6391740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