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耄耋老兵讲初心,这个红色会客厅不一般

【宝鸡】耄耋老兵讲初心,这个红色会客厅不一般

时间: 2020-06-12 12:01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退役老兵宋师傅,是姜谭路西社区人人皆知的修理好手。社区谁家水管有问题,他都会热心上门帮忙维修。最近,宋师傅听说社区成立了“红色会客厅”,他便兴致勃勃地登记了自己的服务信息,希望可以发挥余热帮助更多居民。

在宝鸡市渭滨区姜谭路西社区里像老兵宋师傅这样的义务工还有很多,“红色会客厅”成立一个多月以来,居民群众络绎不绝、前来做“客”。


一、线下会“客”让大家贴得更近

任社区党委书记及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的陈勤莉长期从事社区人民调解工作,曾获“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员”、“全省十佳人民调解员”等荣誉。2018年11月15日,社区成立了“勤莉调解工作室”。工作室以“不忘为民初心,静等和谐花开”为服务理念,对社区群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不和谐因素化解于萌芽状态。工作室24名调解员中,共有13名退役军人。而陈勤莉本人也是一名军嫂。

为推动党建工作与社区建设同频共振,实现党建资源共享、凝聚党群力量,今年5月1日,她又在“勤莉调解工作室”基础上打造了“红色会客厅”。

走进会客厅,堆放整齐的会客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群众诉求、居民心声。会客厅还联合渭滨区劳动就业局每两周发布一期就业招聘岗位,帮助求职居民牵线搭桥。


在这里聚“会”的社区“客”人,有人登记失业信息,有人发布招工需求,有人反映物业问题,有人报名参加社区志愿者。甚至还有从其他社区居民,慕名而来、观摩学习。

会客厅已然成为一个“信息中枢”和“公益中介”汇聚信息交流渠道,惠及社区每一个人。社区里的退役军人们,也依托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组成志愿服务队,为社区自治共建贡献力量。


二、“初心宣讲团”线上授课

除了线下会“客”,会客厅还成立“初心宣讲团”,线上授课。

姜谭路西社区居民16428人,其中退役军人近千人。年满60岁的283人,80岁以上的有47人。自“初心宣讲团”组建以来,10位耄耋之年的老兵,凭借他们的光荣革命履历、宝贵人生经历,自愿加入宣讲团。目前,会客厅正在筹划线上课程,计划每月开展一次线上宣讲,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社区党员、群众守初心、担使命。

红色会客厅的图书室,是居民们最爱来的地方。孩子们放学了,也喜欢来这里结伴写作业,等父母下班。老兵们除了筹备线上宣讲外,闲来无事也喜欢来这里翻阅书籍。

89岁的抗战老兵马明福,最喜欢和孩子们待在一起。每次他在会客厅讲述自己的革命故事时,孩子们都会围坐过来,听得聚精会神。摸着马明福佩戴的建国70周年纪念章,孩子们一脸钦佩,“爷爷太厉害了,是我们的大英雄!”家长们也经常陪着孩子一起听老英雄讲故事。

 陈勤莉还邀请了讲师和专家,利用社区公众号发布线上视频为大家普及法律知识、文明知识、健康知识、退役军人维权知识等等。

有事就来会客厅”已经开始成为社区居民的习惯。尤其是社区的退役军人们,在陈勤莉的努力和带动下,联络越来越密切,发挥着主人翁意识。

陈勤莉表示:“搭建‘红色会客厅’,让党的各项政策在这个地方继续传下去,凝聚社区退役军人的正能量,让他们发挥起积极的引导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