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退伍不退志:退役军人为秦岭“站岗”
每天的朝阳照亮面颊时出发,与潺潺流水和茂密树林为伴,以脚步丈量山川,在平凡岗位上守护着秦岭的山山水水。他们有一个共同而又响亮的名字——退役军人秦岭生态卫士!
秦岭北麓鄠邑段东西长约32公里,南北宽约35公里,总面积752.20平方公里,分布有陆生脊椎动物400余种,其中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8种;保护区内人文资源丰富多彩,分布有文保单位5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处(敬德塔);有西安朱雀国家森林公园、陕西太平国家森林公园、西安金龙峡风景区3个4A级景区等生态旅游资源。国有林地面积24858公顷(37.3万亩),集体林面积45038公顷(67.5万亩)。保护面积大,巡护战线长。
去年,“西安市鄠邑区退役军人秦岭生态卫士先锋队”荣获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先进单位”称号,这也是陕西省成立的第一支退役军人秦岭生态卫士志愿服务队。
西安市鄠邑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执法局(简称鄠邑区秦岭保护局)局长滑益平介绍,为了发挥退役军人作用、壮大秦岭保护队伍、提升秦岭保护成效,2020年10月,鄠邑区秦岭保护局联合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建了“西安市鄠邑区退役军人秦岭生态卫士先锋队”。2021年7月9日,“西安市鄠邑区退役军人秦岭生态卫士先锋队”被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授予“陕西退役军人秦岭生态卫士志愿服务队”队旗。
滑益平说,鄠邑区把秦岭保护区内优秀的退役军人有序组织起来,区秦岭保护局成立了退役军人秦岭生态卫士领导小组,组建了退役军人秦岭生态卫士先锋队总队,将所有退役军人吸纳为先锋队队员。先锋队总队分别在太平林场、涝峪林场、种苗站、执法监察大队设立分队,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区内的4个街道(景区局)组建退役军人秦岭生态卫士先锋队分队。依托退役军人的优良品质,推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志愿化服务工作,充分发挥退役军人生态卫士先锋队的作用,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当好秦岭生态卫士,让秦岭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目前,鄠邑区退役军人秦岭生态卫士先锋队共有5个支队,吸纳退役军人志愿者1000余人。
据介绍,服务队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先后参加森林防火消防演练、应急救援、抗震救灾演练;牵头带领12支志愿服务队认领峪口峪道,组织开展宣传引导,植树增绿,捡拾垃圾等志愿活动;自觉巡查并制止“五乱”(乱砍滥伐、乱排乱放、乱捕乱猎、乱搭乱建、乱采乱挖)等现象;同时在森林巡护、防汛抢险、野外搜救、封山控峪、疫情防控等工作及重大项目建设中多次承担主要任务。
服务队持续发扬“退伍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优良作风,持续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同时加大宣传,号召更多优秀退役军人加入到秦岭保护队伍中来,构建“一村(社区)一队伍、一地域一品牌”志愿服务格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充分展现退伍军人的良好风采和责任担当。
巡护员冯俊涛:
从关中到海岛 倔小伙蜕变成战士
今年42岁的冯俊涛是西安市鄠邑人,1999年入伍,当了5年兵。作为家中独子,当兵是第一次远离父母,驻地海岛条件艰苦,但几年下来,他由一个倔小子锻炼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还被评为优秀士兵。
2004年冯俊涛复员后,被安置到了鄠邑区太平林场从事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工作。冯俊涛所在林场的管护面积12300公顷,地处秦岭北坡中段,位于鄠邑区东南部山区,太平河及高冠河中上游,东西长18公里,南北长15公里。东以高冠河为界,与长安沣峪林场相接,南以秦岭主梁分界与宁陕县相连,西以静峪大梁为界与涝峪林场接壤,北与景区管理局的煤场、邢家岭、三桥、西寺、管坪村相接。
辖区优势树种主要有华山松、红桦、栎类、杨类、漆树等。同时,辖区内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羚牛、金丝猴、豹、林麝;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黑熊、鬣羚、血雉、红腹角雉等。
5月14日,在接受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采访时冯俊涛说,他们巡护一般四五个人,早上早早出发,背着干粮,基本一趟巡护下来都得一整天。巡护主要排查林区有没有野外用火,封户设施有没有人为破坏,有没有“五乱”及其他破环森林资源的行为。
日复一日的巡护,枯燥中也有危险。巡护员们夏天要防麻蚊子、蚂蝗叮咬,麻蚊子咬人后不但很痒,还会起大肿包,几天才能好;蚂蝗咬了的话,会血流不止,有的人个把月也好不了。
冬天巡护更加艰难,山路陡峭,路面湿滑,即便拄着棍,摔跤也是常事。巡护中经常出现滑坡、落石等危险,有时候还要走悬崖峭壁,或者突然与危险的野生动物不期而遇。巡护过程中,队员们轮流吼、喊,用棍子敲打蒿草,警示野生动物“回避”。
冯俊涛介绍,最惊险的是2021年8月16日那天,当时雨势渐大,一块直径四五十厘米的石块突然滚落,正在山坡下的他来不及躲闪,小腿被砸伤,流血不止。同事们赶紧过来查看,发现伤口中骨头和筋都能看到,大家赶紧为他包扎,抬他下山治疗。
巡护员张旭伟:
戎装虽解军魂在 初心不改勇担当
张旭伟1982年出生,2000年参军入伍,从穿上戎装的那一刻起,就立志要做一名优秀的解放军战士,不论是在新兵连训练,还是分配在基层连队,他始终坚守献身国防报效国家的初心。
2008年8月,张旭伟光荣退役后被安置到太平国有生态林场,从事森林管护工作。因工作表现突出,2020年12月被任命为太平国有生态林场东西山管护站站长。每年防火期,他常常放弃休假,坚守一线,和护林员一道挨家挨户向群众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及森林火灾对森林生态危害的严重后果。
张旭伟介绍,前两年发生的两三次山火都发生在夜晚或清晨,天寒地冻中,大家积极投入到山火扑救过程中,队员们发挥军人作风,不怕苦、不怕累,扑完火才顾得上喝水、吃饼子。
配合打击非法收购
近几年,张旭伟每年都报名参加区武装部组织的抗震救援分队和部队组织的应急救援分队的各项训练,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每次退役军人先锋队的活动,他都积极参加,向游客宣传秦岭保护、森林防火等知识,带动游客也参与到保护秦岭当中。
在完成本职工作前提下,张旭伟积极完成上级相关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配合区局稽查队、森林公安对责任区内的非法收购和非法运输木材进行盘查,对非法开采进行打击,有力地保护了责任区的林业资源安全。
巡护员高磊:
兵还没当够 现在守林也是当兵
高磊,1982年出生,2000年12月应征入伍在山西某部服役,2002年底退伍。2006年,分配至涝峪国有生态林场工作,现任涝峪国有生态林场甘峪管护站站长。5月15日,高磊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他只当了两年兵,没当够,现在守好林就是当好兵。
高磊说,他们站管辖面积为3.85万亩,分为东甘峪和西甘峪,林区主要树种有柏树、桦树、华山松、油松,野生动物有野猪、羚牛、熊等。每年的10月1日至来年的5月底为防火戒严期,这个时间段主要工作以森林防火为重心,主要开展森林防火知识的宣传,森林防火扑救演练,加强巡护严禁野外用火。
在大山里行走,时刻暗藏危险。去年7月高磊在东甘峪土罐坡巡护时,由于山路崎岖路面湿滑他不小心摔了一跤,当时只感觉疼,没太在意。过了一天,左侧肋骨突然剧烈疼痛,话都说不了,去医院检查才发现两根肋骨骨折。
冯俊涛、张旭伟、高磊的经历,只是千百个护林员的缩影,大山深处、山林之间,他们以脚丈量、守护这片林地,兢兢业业,认真完成巡查、记录、野外巡护监测等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履行秦岭保护职责,默默守护着秦岭的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