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临潼:坚持“34545”工作法,推进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全面向好发展

【西安】临潼:坚持“34545”工作法,推进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全面向好发展

时间: 2021-01-19 00:13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临潼区作为一个兵源大区、驻军大区、安置大区,现有各类退役军人3.3万余人,驻区部队14家,退役安置士兵6500余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成立的两年时间时,认真履行“政治机关、行政机关、服务机关”三项职能,充分发挥政治机关的四个作用,全力推进五项重点工作,全面服务四类重点群体,扎实做好五项基础工作,“34545”工作法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在2020年度工作中初显成效。2020年,由该区推荐的华清宫文化旅游集团,是陕西省推荐的唯一获全国表彰的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全区顺利通过省级双拥模范区创建验收,第六次获省级双拥模范区称号。2020年,临潼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被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表彰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临潼军干所是全省唯一获省级四星级区县级军休服务管理机构。2020年,由该局组建的“临潼区退役军人雷电突击队”,被省委宣传部等11部门联合表彰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被市委文明办、共青团西安市委表彰为“西安抗疫青年优秀志愿服务组织”。2020年,局机关侯爱峰同志作为全市唯一个人在国家双拥办组织的主题征文中获三等奖,服务中心贺雅琦同志在陕西省组织的比武竞赛中获三等奖。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政治过硬、体系健全的政治机关

强化协调决策机制,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及时调整四个涉及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的区级议事协调机构。一年来,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8次专题研究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区委退役军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次全体会、2次现场会、9次专题会。

(组织驻临部队官兵代表、抗战老兵、雷电突击队等代表参加双拥之夜专场演出活动)

全面履行机构职能,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充分发挥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督促协调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做好退役安置、社保接续、双拥创建等重点工作。

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全年累计组织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12次,组织集中研讨6次。

完善体系建设功能,发挥前沿阵地作用。区委书记主持召开全区“退役军人之家”建设现场会,全力推进基层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以“两个年”活动和星级创建活动为载体,建成市级表彰五星级服务站3个,命名10个区级四星级服务站、127个区级三星级服务站。

(疫情防控期间,雷电突击队员正在为医学留观区人员制作早餐)

坚持突出重点,打造特色显明、成效显著的行政机关

擦亮双拥工作的“金字招牌”。召开年度双拥工作全体会和军政座谈会,收集部队反映的需要协助解决的重点问题;“春节”和“八一”期间,全体区级领导带头走访驻临部队和各类优抚对象,积极开展“十个一”活动,形成浓厚的双拥工作氛围;督促各成员单位落实双拥创建任务,圆满完成了全省双拥模范创建任务,连续六次获省级双拥模范区称号。

形成解决遗留问题的“临潼经验”。在全省率先开展两项待遇结算工作,督促相关单位做好岗位开发工作。累计为1199名退役安置人员发放待安置期间生活补助178万元,为628名退役安置人员发放待岗期间生活补助2377万元;完成22个单位126名退役士兵待岗生活费审核工作,核定待岗生活费139万元。两次在省市就解决遗留问题进行经验交流。

创造社保接续的“攻坚精神”。社保接续工作开展以来,临潼区各项工作一直走在省市前列,累计受理2749人。2020年7月,进入缴费攻坚阶段后,区退役军人局全局总动员,连续7天昼夜奋战、冒雨督办,两名局领导分组带头,深入西安、渭南、宝鸡、阎良等地一线督促相关单位和个人及时完成缴费任务;7月12日,在全市7个受理人数超过2000的区县中率先完成社保接续缴费任务。

组建志愿服务的“尖刀队伍”。疫情防控期间,成立了临潼区退役军人雷电突击队,先后五批次180余名退役军人投入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医学留观点、四个入临路段卡口、区急救中心等疫情防控一线岗位。动员23个街办4200余名退役军人志愿者投身一线疫情防控;组织退役军人捐款、捐物共计70余万元。下半年,先后组织了纪念9·5抗战胜利日、9·9腾讯公益日宣传、迎十四运环境卫生整治、脱贫攻坚帮扶、关爱抗美援朝老兵等志愿服务活动。一年来,临潼退役军人雷电突击队作为全省唯一获表彰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多次获省级、市级、区级表彰。

形成关爱帮扶的“长效机制”。积极做好区级退役军人关爱基金筹集工作,累计筹集204万元;扎实做好腾讯关爱基金筹集,连续两年排名全市前两名;严格按照关爱基金管理办法,及时为15名家庭困难退役军人和38名疫情防控志愿者发放关爱和褒扬激励基金15.61万元。


坚持全面发展,打造积极主动、倾心用情的服务机关

突出服务重点,做好“四个服务”:

服务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双拥工作优势,全面搭起政府和驻临部队沟通桥梁,形成解决军地问题“双向清单”机制,积极协调推进军地问题,积极推进地方和部队重点建设项目;发挥各驻临部队优势,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赢得了军委脱贫攻坚检查组的一致肯定。

服务驻临部队。重大节日期间,四大班子领导和区委常委带队走访慰问14家驻临部队,征求部队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意见建议;带头走访驻临部队、慰问赴武汉参加疫情防控一线军队人员家属和边海防官兵家属,一年来,区级领导累计参与走访慰问达80余人次。结合年度军政座谈会反馈问题,印发解决军地问题实施方案,及时推进重点问题解决。

(组织关爱基金现场筹集活动)

服务优抚对象。及时做好优抚对象的二次医疗报销、烈士遗属关爱、两参人员退休手续办理、新评残体检等工作;及时保障各类优抚对象优待抚恤待遇落实,全年发放的8695万元优待抚恤资金无一错漏;重大节日走访慰问重点优抚对象3824人次,发放慰问品60余万元。

服务军休对象。全面落实“两个待遇”,积极开展关心关爱活动,利用“春节”、“八一”和老年节等时机,全面走访慰问军休人员和无军籍人员;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做好楼顶防水、外墙保温、给水排水、智能出入等工作,全面提升军休干部的生活环境。

在全面落实四个服务的基础上,扎实做好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做实五件具体事情:

做实移交安置工作。联合区级相关部门形成报到接收、信息采集、组织关系、社保落户等退役士兵接收“一站式”服务制度,及时为170名退役士兵办理档案、组织、养老等移交接收手续;按照“阳光安置”政策,75名转业士官选取满意岗位。

做实褒扬奖励工作。市级领导带头为获一等功现役军人家庭庆送喜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二等功现役军人家庭庆送喜报,累计庆送喜报25人,发放慰问金36000元。结合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开展“老兵口述历史”活动,活动视频在《学习强国》平台广受好评。积极开展边海防官兵家庭关爱活动,先后组织慰问五批次99人,发放慰问品和慰问金计89100元。扎实做好各类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工作,全年推荐并获省级表彰退役军人2人,市级表彰2人,区级表彰最美退役军人5名、爱国拥军先进个人5名、爱国拥军先进单位18家、拥政爱民先进单位3家、退役军人工作先进单位7家。

(组织关爱基金现场筹集活动)

做实就业创业工作。印发了《临潼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方案》,建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台账,在库退役军人3200余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全省率先组织退役军人专场网络招聘会,坚持每季一次的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累计组织退役军人招聘活动10次,参加招聘退役军人和家属33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620余人;帮助5名就业困难退役士兵以公益性岗位实现上岗就业;联合人社部门共为退役军人办理就业创业登记证12人,审核6名退役军人申请创业小额担保贷款80余万元;落实企业招聘自主就业退役军人税收减免政策,总计减免企业税收36万元。

做实常态化联系工作。按照常态化联系工作要求,局机关、服务中心和军干所全体干部带头联系军休人员、无军籍人员、烈士遗属和重点优抚对象代表;督促各街道退役军人领导小组和各级服务站完善常态化联系工作台账,开展常态化联系服务活动。一年来,区级层面开展常态化联系160余人次,街道和村(社区)层面开展常态化联系3260余人次。

(区委书记赵雷为荣立二等功现役军人家庭庆送立功喜报)

做实权益维护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接访涉军信访重点人7人次,区委退役军人领导小组和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召开专题会议3次、接访重点人13人次,召开信访案件专题协调会和日常研判会20余次;一年来,局领导接访、下访60余人次,局机关接待来访退役军人366人次,办理网上信访24件、区长专线78件,回复退役军人网上信访系统11件,回复率和按时办结率均达到100%。

新的一年里,临潼区将在服务驻临部队和退役军人的道路上守初心担使命,不负韶华,砥砺前行,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