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1+3+7”模式开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新局面
2022年以来,面对新冠疫情反复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就业市场诸多挑战,宝鸡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担负起退役军人稳就业、保就业职责使命,紧紧围绕“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更足”这一主线,打出“组合拳”,托稳“基本盘”,凝心聚力出实招,精准发力求实效,实现了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促进经济稳增长“双胜利”。
打造“一项品牌” 就业服务季活动更加常态化、制度化
连续3年开展退役军人就业服务季活动,不断优化措施、创新服务,逐渐形成制度规范,成为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品牌工程。成立了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立了工作专班,把服务季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牛鼻子”工程来抓,定期研究推进工作,持续为退役军人办实事、解难题。
立足大民生、大就业政策举措,聚焦全市“一四五十”发展战略,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今年就业服务季活动,既高标准落实好规定动作,也创造性开展自选动作,千方百计实现退役军人充分就业、体面就业。在人社、工信等部门大力支持的基础上,今年把工商联也纳入到主办单位中来,探索建立退役军人部门“找人”、人社部门“育人”、工信部门“供岗”、工商联“联企”、企业单位“用人”的一体化就业机制,形成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工作合力。坚持市县一体、上下联动,借助市县乡村四级服务体系,将服务季活动的触角延伸到退役军人身边。
鼓励县区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化就业服务平台,推出更多带动就业强的产业项目,形成了“一县一品,各具特色”的生动局面。据统计,2022年退役军人就业服务季活动期间,市县组织各类退役军人招聘活动41场次,其中网络招聘28场次,现场招聘13场次。参与招聘企业单位715家,提供岗位18212个,达成就业意向1076人,为全市“加快建设副中心、全力打造先行区”贡献了更多退役军人智慧和力量。
突出“三个特点” 稳就业工作更加走实走深、落实落细
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退役军人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更为有效、更加充分、更高质量上狠下功夫。
一是坚持“稳”字当头。将各类稳就业政策措施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切实发挥好政策措施的导向效应,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多措并举助企稳岗纾困。推行“互联网+就业”模式,确保就业服务不断线、不打烊,办好“永不落幕”的招聘会。举办了2022年全市退役军人稳就业网络专场招聘会,参与企业110家,提供岗位4184个,1336人参与线上求职,达成就业意向228人。针对在招聘会中没有找到合适岗位的退役军人,做好二次岗位匹配服务。
二是突出“军”字特色。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开展的每一项活动、提供的每一项服务,都是针对退役军人的需求“量身打造”,既符合大就业一般规律,又凸显退役军人特殊要求,匹配退役军人身份特点、经历特点、素质特点、个性化的需求等,让退役军人真正受益。本着“优质服务送上岗、用心用情一辈子”的理念,全程做好用工指导、政策咨询、劳动关系协调等跟踪回访服务,做足个性化、差异化服务。
三是树立“实”字导向。本着把退役军人“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的精神,不等不靠,积极与市财政、市人社部门对接,争取稳就业专项资金50万元。及时下发了《关于用足用好优惠政策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利用好近期一揽子稳住经济大盘的政策措施,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稳就业目标任务。引进了动态监测评价机制,通过一抓到底的狠劲和久久为功的韧劲,确保工作干一件成一件,活动开展一项就要取得相应的成效,实现退役军人好就业、就好业。
实施“七大行动” 让退役军人就业有底气、创业有作为
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实施“七大行动”,建立一套具有宝鸡特色的退役军人“立体式”就业机制。
一是开展上门走访联系行动。建立健全联系困难退役军人机制,深入开展“上门行动”,走访退役军人家庭258户,慰问送岗344个。对就业意愿不足的,开展1次政策宣讲、1次职业指导,帮助增强信心,合理规划求职方向;对有培训需求的,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信息,推荐培训项目;对有就业条件的,对照需求清单、帮扶清单,提供至少2个适合岗位;对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的,落实各项就业援助政策措施。
二是开展信息精准服务行动。用好退役军人就业失业实名制登记系统,安排市县镇村四级服务机构进行信息核对更新,精准掌握未就业人员情况,特别是受疫情影响失业情况,做到了人员底数清、技能水平清、就业需求清、求职意向清,建立帮扶台账和需求清单、服务清单,为精准施策提供了支撑。前往宝鸡军分区开展“送政策进军营”活动,宣传我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三是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进一步深化“用工需求+求职愿景+定向培训+实行上岗”四轮驱动宝鸡模式,全方位、多层次为退役军人“赋能”。落实自主就业地方一次性经济补助5392万元,组织开展免费技能培训594人,发放教育培训资金765万元。为全市23家退役军人承训机构制作黄页,统一对外发布和宣传。前往抖音直播基地,就开辟退役军人专区、举办电商直播技术培训班进行对接。按照“谁承训,谁负责就业”的原则,由承训院校联合企业举办定单式、定岗式、定向式培训,实现结业即就业。为77名退役士兵申请了专升本免试和加分优待政策,安排部署做好首批高职扩招退役军人毕业生就业工作。
四是开展优质岗位开发行动。在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设置了51个针对退役大学生报考的专岗,82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获得加分。全市面向社会公开招录467名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中,把退役军人学历要求放宽至大专,并可享受最高20分的加分政策。对符合加分条件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申请了公务员招考笔试加分。依托陕西省退役军人动态精准就业服务平台,大力挖掘岗位供给,上传3585个招聘岗位到“云端”,开展常态化、不停歇线上供需对接。动员105家优质企业,拿出2403个适合退役军人的岗位,参与陕西省2022年退役军人网络专场招聘会,并设立宝鸡分会场。
五是开展就业渠道拓展行动。4月份成功举办了“戎归宝鸡·逐梦启航”宝鸡市2022年退役军人就业服务季启动仪式暨春季网络专场招聘会,138家省内及驻宝国有企业、优秀民营企业应邀参加,提供5777个就业岗位。11家企业进行了直播带岗,轮番登场推送用工信息,近万人进入网络直播间收看。本次招聘会共有6980人次参与求职,投递简历2989人次,邀请面试847人,达成就业意向526人。5月份与人社部门联合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月活动,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助力中小企业纾困稳岗。联合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退役军人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六是开展创业创新促进行动。着力打造退役军人创业创新高地,先后树立国家级创业典型2人、省级创业典型4人、市级创业典型7人。遴选3家“军创企业”参加首届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成果展,推荐2名“军创人”参与全省最美退役军人评选。在宝鸡市第十一届创业大赛决赛中,军创项目“高端自动化数控机床研发生产”获得大赛二等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被大赛组委会授予“优秀组织奖”。定期走访退役军人创办企业,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问题,发挥企业与政府部门联系的桥梁作用。协助11家退役军人创办企业申请创业贷款328万元,宣传落实好退役军人税费优惠政策。
七是开展困难人员帮扶行动。帮助退役军人享受专项扶持政策752人,组织开展返乡退役军人进名企活动,与企业面对面洽谈,现场达成用工协议。积极开发挖掘公益性岗位,并实行动态管理,以3年为期限,做到“退出一批、吸收一批”,累计帮助200余名困难退役军人就近在公益性岗位就业,有效解决了困难退役军人“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