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略阳:创新“五融”举措,打造片区退役军人服务站
近年来,汉中市略阳县在实现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规范化、标准化、精准化运行的同时,立足山区县实际,采取站片结合的方式,在县域较为偏远、村落交叉、退役军人居住零散的白雀寺镇、乐素河镇建立中坝子片区退役军人服务站。通过实施“五融”举措,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转变,走出了山区县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特色之路”。
一、党建融合凝心铸魂。针对辖区各村退役军人党员集中困难、年轻党员失管、流动党员脱管的实际,按照“党建工作联抓、数据资源共享、服务党员联做”的工作思路,建立镇、村退役军人党员共享数据库,成立中坝子片区退役军人党小组,适时组织开展正能量教育、正向激励、正面宣传三大活动,在当地党员群众中营造退役军人积极向上的良好形象。同时,以“听到党的声音、凸显军的元素、感受家的温暖”为目标,建立结对机制,开展片区党员干部与退役军人党员重点对象“一对一”结对帮扶,将红色初心代代相传,赓续好红色基因,当好红色传人,让辖区党组织成为退役军人的“一面旗”,成为联结片区共同发展的“一根绳”。
二、场所融合阵地共建。为解决白雀寺、乐素河等镇部分村级服务站资源缺乏的问题,在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的大力支持下,科学选定条件匮乏、交通不便的白雀寺镇和乐素河镇,自主创新打造首个片区服务站,共辐射2个镇、7个村,一体化打造片区退役军人服务站、退役军人之家,健全退役军人活动场所和附属设施,建立了老班长活动室、双拥读书室、老兵荣誉室等,通过区域融合、功能融合,形成多村联合规模优势。同时,进一步拓宽服务功能和内涵,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与红白理事、居家养老、乡村文化等有机融合,使临近村居退役军人、优抚对象服务共享设施,充分发挥了服务站、议事站、宣传站、活动站的作用。
三、机制融合服务联手。建立健全片区退役军人引、育、管、用联动机制,为确保退役军人享受“家门口”服务,采取“一站多点”事项联办机制,实行“服务下移”,将服务事项下放至镇、村、片区服务站,实现跨村、跨镇办,便利退役军人就近办、快速办。建立“帮代办服务”机制,针对片区内行动不便、年老体弱的退役军人,实行业务干部“跑腿代办”、退役军人“热心帮办”,构建零距离、全覆盖的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强化片区工作联动互通,形成“分管领导+服务站站长+业务人员+村民小组长+志愿者”的网络机制,实行“周轮班、月联席、季通报、年总结”的工作机制,全面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点片结合的服务保障体系,打通退役军人服务工作“最后一公里”。
四、平台融合携手共进。搭建产业发展互助平台,整合“兵支书”、优秀创业退役军人资源,筹建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就创业培训、技术指导、产品促销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构建养、供、销“一条产业链”,形成了信息共享、互帮互助的抱团发展模式。搭建志愿活动互动平台,挖掘退役军人特长优势,培育志愿者团队,联村开展村容村貌卫生整治、应急处突、便民服务、风采展示等活动,以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等方式,主动跨前为困难退役军人家庭提供精准帮扶,引导退役军人奉献家乡,为乡村文明新风培育、精神文明建设增添退役军人动力、展现老兵风采。搭建双拥共促平台,集中组织片区退役军人适时参与辖区立功喜报庆送、光荣牌悬挂、入伍欢送、退役欢迎等活动,在活动中感受浓厚尊崇氛围,全面构建了片区“产业互助、志愿互动、困难共帮、尊崇共享”四位一体的联动平台。
五、资源融合优势共享。注重多方借力,用好省级帮扶团优势,积极争取帮扶资源,吸纳更多的产业项目、外部资源、社会力量汇聚到该片区,更好地助力片区内退役军人产业发展、创业就业、教育助学、健康服务等,以优质资源整合惠润片区退役军人。近年来,共帮扶10名退役军人发展产业、20人创业,开展教育助学10次惠及20余名退役军人家庭,开展为退役军人送健康服务15次服务492人,开辟了整合资源、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