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建:一个退伍老兵的文艺拥军之路

李新建:一个退伍老兵的文艺拥军之路

时间: 2019-09-24 01:50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李新建的家中,很像是一个小型的展览馆,墙上张贴着各种照片和字画,有在天安门与执勤军人的合影,有与南海舰队的合影,还有作家陈忠实、贾平凹的题字,而这些,也不过是李新建老先生长达22年拥军生涯的一个缩影罢了。



母团啊,我终于回到了你的怀抱



56年前,李新建在新疆库车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虽然只当了6年兵,但他对部队却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最爱说的一句就是,“我一生最向往的地方是军营,最爱的人是子弟兵。”



1998年,已经退伍31年的李新建,打算去一趟曾服役过的新疆部队,他本想拉着一个老战友一起,却没想到“热脸贴上了冷屁股”,“你离开部队几十年了,部队认识你吗?”人各有志,李新建也不做勉强,但其实,他的心里也有些胆怯,不知道部队是否会“接纳”他。

怀着这种忐忑,李新建只身一人来到了新疆,没想到,在凌晨5点的库车,他遭遇了一场抢劫,歹人与同伙一起,劫走了李新建身上全部的1000块钱。万般沮丧的李新建,在最后来到部队时,像个委屈的孩子,眼泪哗的就流下来了,“母团啊,我终于回到了你的怀抱”!

到了军队,李新建与战士一起出操、打扫卫生,还给战士做时辰包子、石子馍等,朝夕相处下来,他发现战士的业余生活依旧有些枯燥。征得领导同意后,他在部队办了一个文艺骨干培训班,在“八一”汇演中,还评上了市里的先进文化团。受到认可后,李新建又在西安成立了一个老战士拥军小分队,就这样,一条无人涉足的文艺拥军之路就被李新建走出来了!



部队和战士的需要就是我的追求




起初,李新建仅为新疆部队进行文艺辅导和培训,随着小分队(后改为“西安市双拥办文化拥军艺术团”)名声的不断扩大,他们又触及了广东、浙江、山东、河南、北京、上海等地共160多个部队,行程35万公里,义务为部队培训各类文艺骨干300余名,有近3万名官兵受到了鼓舞。

更值得骄傲的是,李新建和他的文化拥军艺术团还为赴非洲维和部队、国庆六十周年受阅部队、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和天安门广场执勤部队进行了多次慰问演出。

“部队和战士的需要就是我的追求”,李新建除了辅导文艺节目,还当起了战士的勤务兵。为战士买饸饹机、豆浆机、乐器,为连队寄字画,设立奖励基金,照顾生病的战士等,22年来,在拥军道路上,他已不计报酬地投入了20多万元。



拥军路上,李新建从来无悔,只是有一件事,他至今仍觉遗憾。前年,他被诊断为肺炎,必须住院治疗,而那时,新疆若羌部队急需他去培训,他二话没说就准备动身。雪上加霜的是,他的姐姐又因故去世了,伤心欲绝的李新建秉着“部队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的理念,依旧选择去往新疆。演出虽获得了成功,可他却被推进了重症监护室,一个月内,被下了三次病危通知书。好在最后,他活下来了,只是没见到姐姐的最后一面。




拥军工作要传承下去



在李新建家中,还有一个“家庭兵站”,免费为过往的士兵提供食宿,代买车票,赠送土特产。从建站至今,先后接待了100多人次,上至政委、教导员,下到普通士兵,过往的士兵只要找到他,他总是热情似火,有求必应,但儿子李源却不理解,还总向他抱怨,“你把当兵的人看得真比我还要亲”。

这在李新建心里一直是个结,随着自己的年龄不断增长,拥军工作急需有人继承下去,可儿子却不太理解他。直到有一次,有一位过往的战士向李源敬了一个军礼,让李源深受触动,再加上父亲长年累月的坚持,他逐渐开始接受这项工作。

有了这样的契机,李新建便带着李源到北京部队、武警西安支队基层部队慰问,借工作优势,李源开始为战士推拿按摩,还把自己研制的药免费发给战士,部队特意赠送锦旗“父子拥军强军助力”以表谢意。同时,李新建还把自己的拿手绝活“敲碟子和四页瓦”传给了孙子李泽艺,假期他便带李泽艺去部队,由李泽艺来将这两项绝活传授给部队的战士。

李新建常说,“关心国防,实际就是关心我们自己的家园”,因此这项工作,他和他的家人会一直传承下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