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军民融合谱写最动听的双拥赞歌

【宝鸡】军民融合谱写最动听的双拥赞歌

时间: 2020-06-18 01:38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一道南北分水岭,道不尽宝鸡军民生死与共、力克时艰的感人故事;一条穿城陇海线,载不完宝鸡军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鱼水深情。

宝鸡是驻军大市和兵员大市,关中平原上一颗璀璨的“双拥明珠”。

生长于此的每一代宝鸡人,都会将当年全民拥军、众军爱民的动人故事讲给后人听。如今,宝鸡军民始终牢记军爱民、民拥军的初心,以更具活力的姿态谱写动听的双拥赞歌。

 




情暖最可爱的人





“一日戎装在身,终生胸怀家国。”这是宝鸡最美退役军人、 陕西丰邦建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潘永安的人生信条。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多年来,他情系军营、心念战友,在发展事业的同时,不忘回馈部队和社会。

为丰富官兵的文化生活,潘永安为某部队捐建新国标塑胶篮球场,并坚持以成本价承建某部队医院地坪改造项目,还带着训练护具等慰问品看望基层官兵。同时,他积极为退役军人搭建就业平台。2019年,潘永安的企业被授予“陕西省退役军人创业基地”。

人民群众用情怀温暖最可爱的人,宝鸡市相关部门维护军人权益、服务备战练兵、助力国防建设。

近年来,宝鸡市下功夫解决广大官兵“后路、后院、后代”问题。坚决落实退役军人安置政策,近5年共安置团职干部190人、营职及以下和专业技术干部513人、退役士兵1631人。开展退役士兵就业专场招聘、职业技能专项培训和就业创业专项扶持,实现就业创业4600多人。现役军人子女入学、家属随军调动等问题均及时予以解决。持续开展关爱老兵、慰问部队等送温暖活动,受益军人及家属2.3万人次,让市县各级双拥共建充满生机活力。





送你一个“迷彩梦想”





宝鸡学生陈亚娟,高中时期就得到了驻宝某部提供的助学金。如今她已在西安财经大学读书一年多了。她给部队的叔叔们写信表达,如果有机会,她一定会去当兵报效国家,用行动感谢解放军叔叔阿姨的帮助。

2017年开始,驻宝某部设立专项助学金,对30多名贫困户家中的高中生进行精准资助,截至目前累计投入约30万元,帮助多名困难学生圆了大学梦。

同时,驻宝某部为当地学校援建“迷彩梦想”图书阅览室、多媒体教室,修缮墙体、铺设地砖、更换门窗,并购置阅览桌、电脑、图书等,帮助提升学校条件,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

人民子弟兵不仅是保家卫国的强大力量,也是社会发展的尖兵。他们在脱贫攻坚、志愿服务、国防教育等领域同样发挥着强大作用。

某部“红星服务队”数十年如一日,开展捐资助学、理论宣讲、便民服务志愿者活动。某部医院先后帮助地方乡村医师到院进修学习,并为驻地村民送医送药。某部举办军营开放活动,邀请市民走进军营观摩军事科目等。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在双拥共建活动中,部队官兵帮贫困户找出路,为群众普及国防科技知识,积极参与地方平安建设……随着驻地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军民鱼水情更加深厚。

 




军民融合迈上发展新征程





2019年10月,从国庆阅兵仪式上归来的宝鸡生产的空中突击旋翼机通过宝鸡市中心主干道。等候已久的市民手捧鲜花,热情迎接这些“大伙计”。

这是宝鸡“民参军”企业结出的硕果,更是宝鸡军民融合产业从“出手”到“出彩”的缩影。

宝鸡制定出台“军转民”项目目录和“民参军”技术目录,设立军民融合发展专项基金,着力打造电子通讯、航空装备、传感器、新材料等军民融合产业园,全市军民融合企业已达到71户,产值480亿元。

在宝鸡军民融合产业迅速发展的背后,是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全国爱国拥军模范” 王宝和、“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张宝生、所创企业被授予“陕西亦省退役军人创业基地”的退役军人潘永安……他们用实干精神,树立了宝鸡军民融合发展的新旗帜。

 

军民和气播散万里,双拥春风可分十城。宝鸡军民用实际行动证明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担当与真情。宝鸡军民正携手同行,让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嘹亮歌声响彻渭水两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