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双拥潮常涌 鱼水情尤深

【安康】双拥潮常涌 鱼水情尤深

时间: 2020-11-24 01:34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3月10日,奋战在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前线的中部战区总医院副院长李春斌收到了来自家乡安康的问候和嘱咐。安康市领导来到李春斌家中,与李春斌的母亲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家里的生活情况,对他们全家人无私奉献表示感谢。在与李春斌视频通话时,叮嘱他放心工作,保护身体,早日凯旋,政府会照顾好家里的一切。

军爱民、民拥军,每逢关键时刻这种军民鱼水深情就愈加显得珍贵。1983年、2010年,安康发生特大洪灾,驻安部队官兵舍生忘死,可歌可泣,血与火锻造出永不磨灭的“双拥”情结。几十年来,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双拥”精神在巴山腹地历久弥新。





好政策真落实 优服务细落地


全省“最美退役军人”张南山,1984年退伍后安置到旬阳县民政局工作,先后担任优抚安置股股长、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拥军优抚股股长,在优抚岗位上一干就是18年。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斑白,他见证了安康市几轮“双拥创建”的辉煌历程。

平日里的张南山话语不多,但只要发现退役军人生活有困难,他总会想方设法给予帮助。在棕溪镇三级伤残军人王世金的家,他是常客。有一年去慰问时,王世金高兴地说:“现在我看病都不用自己掏一分钱了,每年还有几万元的伤残金和护理费。我的生活不忧心了,唯一的心愿就是想住进县城。”张南山回单位后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争取资金10余万元,为王世金在县城购买了一套经济保障房。在搬入新居后,王世金热泪盈眶激动地说:“我做梦也想不到,作为一个重度残疾人,这辈子还能来到城里安家落户!”

正如张南山所践行的,安康市多年来始终把优抚政策的落实作为双拥创建的基础工程,全面落实国、省出台的对现役军人、军烈属和残疾军人等优抚独享减免、优惠政策;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机制;开展优抚对象“一站式”医疗即时结算服务,最大限度地为优抚对象减轻医疗负担;大力实施“扶优工程”,为优抚对象扶持建房、大病救助;并将生产生活困难的优抚对象及时纳入城乡低保或实施临时救助,有效保障了全市2.1万名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近年来,争取省级关爱基金150万元慰问生活特困退役军人,成立了安康市退役军人关爱基金,首批筹集资金206万元,已实施救助30户特困退役军人家庭。

“在伍有为,退伍有位。”2016年以来,安康市通过计划安置、自谋职业等途径,共安置退役士官600人,安置转业干部83人,解决安置遗留问题288人。把退役军人创业就业纳入全市人才培养战略,实施了退役军人“双百人才培养工程”,有意愿培训的退役士兵100%接受了职业教育培训,1792名退役士兵参加高职学习。相继举办了18场次“真情相助,精准服务”为主题的退役军人就业服务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4288个、签订就业合同461份,确保让军人退役后有“位”有“为”。


将好事办好 把实事做实


3月16日上午,在欢快的锣鼓声中,荣获三等功的优秀安康籍士官王世杰家属收到高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送来的喜报和慰问金。在和平年代,每一项军功的背后,都是战士们无数日夜的辛勤付出。“一人立功,全家光荣。一纸喜报,重若千钧。”近年来,安康市开展“庆送喜报”160余次,开辟“喜看家乡新变化,建功立业在军营”专栏13个,悬挂光荣牌76422个,表彰模范军属92名,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全社会共享军人的荣光。

为了让军人在军营安心建功立业,全市各级各部门始终坚持把“为驻军部队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作为支持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先后制定出台了《安康市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暂行规定》和《安康市事业单位定向公开招聘退役大学生士兵工作实施办法》,近年来为驻军部队解决随军家属就业问题10余名,安排子女入学15人,为解决驻安部队官兵“后路、后院、后代”问题出实招。

在新一轮创建周期内,扎实开展“强军优属办好九件实事”活动,为本地籍官兵建立了电子档案,市县(区)领导在每个时间节点带头对驻军和现役军人家属开展慰问活动累计500人次,解决涉军维权案件32起,帮扶特困军属157名,致慰问信3850封,让党和政府的温暖不断传递到军人、军属之中。


驻地是故乡 人民是父母


民爱军,军爱民。各驻安部队将驻地当作故乡,把人民当作父母,以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从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的大局出发,积极开展拥政爱民活动。每逢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驻军部队坚决维护,在民族团结进步、军警民联防、大中学生军训、抢险救灾、脱贫攻坚等领域坚持开展拥政爱民,广大官兵与安康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在安康脱贫攻坚战场,活跃着子弟兵的身影。安康军分区、10县(区)人武部与全市11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投入脱贫经费184万元,协调和争取地方配套资金466.3万元,帮扶发产业展服务社11个,社区工厂1个,助学6所,修建道路26公里,建便民桥2座,新(改)建农舍38户,住村蹲点525人次,帮扶脱贫463户1814人,帮扶贫困村的村容村貌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安康武警支队包抓帮扶汉滨区早阳镇褒河村脱贫攻坚工作,投入20万元建设村委会办公用房,投入40万元帮扶产业发展。

驻汉阴县某部队大力支持地方教育事业,出资125万元为双乳镇“八一爱民小学”新建一栋框架结构三层宿舍楼,建筑面积992.4平方米,解决了250名寄宿学生的住宿问题;捐资30万元为挂联的贫困村修建军民路。安康军代处承担襄渝、阳安、西康千余公里铁路线的军事运输保障任务,几十年来,始终立足铁路、扎根安康,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吉河通讯营与汉滨区中心敬老院结为军民共建单位,多次组织军医在驻地义务巡诊,为驻地群众防病治病,各地驻军还经常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受到驻地政府、群众的一致好评,加深了安康军政军民情感,军民一家,植根大地,鱼水之情,与日俱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