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专题专栏>推动双拥工作走在前列>
- 双拥新闻
陕西省双拥工作新闻发布会在西安举行
7月27日,陕西省双拥工作新闻发布会在西安举行。陕西省双拥办副主任、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巨小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移交安置处处长刘海平,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拥军优抚处处长王彦海,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就业创业处一级调研员张朋举,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国教双拥处处长郭银喜出席活动。发布会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张竞怡主持。发布会主要介绍陕西省双拥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提问。
巨小弟介绍双拥工作相关情况:
01发挥双拥工作优势,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期间省双拥办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出台关爱赴武汉一线军队和退役军人医护人员9项措施,累计发送慰问金16.5万元、赠送拥军包价值20余万元。
全省退役军人系统工作人员及退役军人4600多支志愿者服务队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捐资捐物近3000万元,定向援助湖北1015万元。
全系统开展“退役军人就业服务季”活动,举办线上招聘516场次,提供岗位15.4万个,达成就业意向2.3万余人,帮助退役军人享受专项扶持政策2180人。
阿里巴巴天猫养车定向招聘退役军人5000人,滴滴“红星车队”招聘退役军人1866人。
02强化双拥工作传播力 全力营造良好氛围
举办“学习张富清、奋进新时代”双拥晚会,拍摄以张富清同志事迹为主题的教育宣传片,在全省干部群众和广大官兵中掀起学习先进、践行初心热潮。
省歌舞剧团、省军休干部艺术团等深入军营、社区开展慰问演出,传播爱国拥军正能量。
省、市、县三级关爱基金实现全覆盖,募集资金1.14亿元,已援助1208名特困退役军人近2000万元。
集中为烈士遗属颁授《烈士光荣证》,建立与烈士父母、遗属长期联系机制,社会各界爱军拥军格局已经形成。
03持续解决部队实际问题 全力服务部队练兵备战
围绕解决问题,用好交办、推进、反馈“三项制度”,向25个相关地市和有关单位交办102个实际问题,形成为部队和广大官兵办实事解难题的良好氛围。
省财政每年投入资金近5亿元,解决部队战备训练、军事设施保护、营区建设等重难点问题。
完善“阳光安置”办法,探索“直通车”安置方式,开展安置就业跟踪回访活动,建立社会化培训机制。
04及时总结双拥工作经验 全力抓好规范化建设
建立为全省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庭“庆送喜报”制度。以双拥创建为抓手,修订完善政策规定,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推动在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公共交通、金融服务等方面拥军新举措。
建立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红色疗养制度,完成全国16个省(区、市),200多名功臣模范退役军人疗养任务。
鼓励高学历青年应征入伍,进一步规范按学历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办法,入伍新兵大学生比例不断提升。
建立迎接退役军人光荣返乡机制,落实“六个到位”。
05积极做好参支援建工作 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驻陕部队坚持发挥双拥运动发祥地优势,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先后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赢脱贫攻坚战、遂行抢险救灾、安保维稳等急难险重任务,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良好的军政军民关系。
累计投资过亿元,挂钩的173个帮扶村、2.3万余名贫困群众目前已经全部脱贫,很多帮扶村已经提前开始对接乡村振兴。
下一步,全省各级各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双拥工作重要论述,按照省委“双拥工作走在前列”的要求,把支持国防和驻陕部队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认真落实各项拥军优抚政策,扎实做好军转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就学等工作,带着责任和感情解决好部队的实际问题。
驻陕部队将继续发挥部队人力、技术、装备优势,积极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时刻做好抢险救灾、反恐维稳等应急准备,全力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为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力量。
陕西日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等新闻媒体应邀参加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问答环节
陕西日报记者:近日全国双拥办就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活动印发通知,我省对此项活动是如何安排的?
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拥军优抚处处长王彦海:近期,全国双拥办印发《关于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拥军优属活动的通知》,要求从7月中旬至年底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活动。对此省双拥办、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印发了《关于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拥军优属活动的通知》,要求军地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双拥工作优势,积极开展“六送”活动,解决他们后顾之忧。
一是走访慰问送关怀。建立家庭信息台账,进行全覆盖上门走访慰问,“一对一”帮困解难。
二是爱老助老送健康。为边海防官兵家庭赠送常备药品、防护物品等爱心“医疗包”。对身患重疾、慢性病和需要长期医疗服务的老人,协调有关部门采取送医送药、大病救助、志愿服务等方式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三是家属就业送帮扶。“十一”前,针对随军未就业家属开展专场招聘会,对家庭困难较多、就业需求强烈的,联系有关单位上门送就业岗位。对官兵家属自主就业创业遇到困难或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协调有关部门对其享受税收、房租减免等优惠政策。
四是子女教育送关爱。对一线边海防官兵的子女实行特殊关爱,在入托入学、转学借读等方面,给予倾斜照顾。对执行任务官兵子女无人照看等急需问题,积极主动提供帮助。
五是保障权益送温暖。及时掌握一线边海防官兵家庭遭遇自然灾害、重大变故等情况,主动靠上去排忧解难。为涉法涉诉官兵家庭提供司法服务。对执行任务中伤亡的官兵,及时落实抚恤优待政策,为家属提供精神抚慰、心理疏导等个性化服务。
六是尊崇功臣送喜报。严格按照我省庆送喜报有关程序,认真组织庆送仪式,将喜报、慰问金及时送达官兵家庭,营造浓厚氛围,增强戍边将士和家人的荣誉感、自豪感、获得感。
各界导报记者:今年是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命名表彰之年,部队在拥政爱民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陕西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国防动员教育双拥处处长郭银喜:
一是特别讲政治,新冠疫情爆发后,驻陕部队各有关医院紧急储建医疗队,军队医护工作者人人写请战书,不到3小时就完成了150名具有丰富防控经验的医护人员编组,急赴武汉防控一线。
二是特别有担当,驻陕部队牢记使命,主动承担收治任务,唐都医院是首批救治点,收治了近90%的危重病患者。疫情期间省军区协调组织部队和民兵2万余人次积极投身防控工作,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
三是特别顾大局,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驻陕部队不懈怠不松劲,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今年3月下旬以来,600多名军、师、团级领导干部进村入户帮扶。
下一步,驻陕部队将在完成练兵备战和教学科研等任务的同时,积极投身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常态化疫情防控、遂行防汛抢险救灾和十四届城市运动会安保等任务,为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秦都市报记者:据了解,全省正在开展“新征途”退役军人创业大赛,鼓励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能再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就业创业处一级调研员张朋举:
大赛共设有“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及生活服务业”以及“现代农业”等3个行业赛以及“精准扶贫”、“创新团队”等专项赛。这次大赛由政府部门主导,汇聚社会各界资源,挖掘优秀的退役军人创业项目,搭建高效服务平台,鼓励支持退役军人创业就业,为退役军人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助力我省退役军人在全省新时代“追赶超越”中再续新篇章。
目前,大赛初赛复赛已经结束,决赛正在筹备中,从初赛复赛推荐出的65家优秀项目将参加全省决赛,大赛决赛分三个阶段,一是8月上旬,集中65家优秀项目开展训练营,增强退役军人创业水平。二是8月中下旬举行半决赛和决赛。
西部网记者:今年军转干部移交安置工作有哪些新情况新特点?安置办法有没有新变化?大体工作安排是怎样?
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移交安置处处长刘海平:
今年受疫情影响,我省军转干部移交安置工作较往年大致推迟了1个月左右,7月20日已开始接收并审查档案,后续各项工作将紧密有序推进。经统计,今年进我省安置的军转干部人数比去年有所减少,接收人数约为1600余人,其中计划安置900余人,自主择业700余人,总数较去年减少700余人。
今年安置办法与去年基本保持一致,依然采取功绩制量化打分排名选岗安置、“直通车”优先选用安置和指令性包底安置三种办法,省直考核考试赋分标准与去年一致。按照计划,7月下旬至8月下旬,将接收审查军转干部及随调配偶档案,划分安置流向,向各地市移交档案。8月下旬至9月上旬,组织全省营以下及技术干部统一考试和省直军转干部适应性培训,并公示考核排名结果。9月中下旬,主要是拟定安置计划。10月中下旬,开展“直通车”优先选用安置、省直排名选岗和包底分配等工作。11月份,完成军转干部报到相关事宜,确保年内如期完成安置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