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亚兰的巾帼风采
“部队培养了我,无论在什么岗位,我都要无愧于曾经的那身国防绿!”现任西安市灞桥区妇女联合会主席的范亚兰,1991年入伍,2001年转业。
进入地方工作近二十年来,无论任何岗位,她始终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干一行爱一行,全心全意服务百姓、奉献社会。
自担任灞桥区妇联主席以来,以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为目标,团结带领广大妇女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争创时代业绩,展现妇女风采,推动妇女事业和妇联工作取得新的发展。
灞桥区妇联荣获2019年度全市家庭文明建设优秀单位,全市美丽庭院建设优秀单位,灞桥区2019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争先进位先进集体。
范亚兰通过“灞桥女性”微信公众号,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妇女事业发展成就,使妇联声音真正走近妇女、影响妇女、凝聚妇女。
在四新领域建立“妇女之家”“妇女微家”,使妇联组织延伸到妇女群众生活的最小单元,实现联系服务妇女零距离。指导巾帼创就业基地通过企村联动、孵化带动、岗位共助等途径,带动更多妇女致富奔小康,获得全国妇联肯定。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范亚兰带领妇联执委快速响应、主动参与,开通妇联心理援助热线,深入包抓小区和村庄开展疫情防控。同时,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妇联组织的温暖传递到疫情防控一线家庭。
选树先进典型,评选最美战疫女性61人,最美战疫家庭37个。实施“巾帼携手共战疫情暖心行动”,慰问陕西航天医院和西安医学院二附院一线医务人员、驰援武汉医务人员及其家属、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
开展线上创就业公益培训,举办疫情防控、心理健康、电子商务及家政服务等培训22期,培训妇女3000余名。举办网上春风行动招聘会,组织“妇”字号企业参与现场招聘,助力复工复产。
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范亚兰与同事举办“迎全运盛会、树文明形象、展巾帼风采”等志愿服务30余次,力促举办美丽庭院摄影大赛。发动各级妇联和妇女群众创建美丽庭院,改善人居环境。
在2020年全市美丽庭院创建工作推进会上,灞桥区向全市与会人员介绍美丽庭院创建经验。
在灞桥区妇联努力下,灞桥区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搭建横向七部门参与、纵向区街村社区三级联动的婚姻家庭纠纷调处平台,构建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灞桥区妇联以家庭文明、家庭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开展“崇廉尚德、好家风润西安”诵读、线上家庭教育讲座、国际家庭日“小家传大爱、共筑家国梦”主题宣传,引领广大妇女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
关爱服务妇女儿童
关爱贫困两癌妇女,范亚兰主动联系爱心企业送去价值万余元的慰问品,发放慰问金6万余元。积极对接陕西省妇女儿童基金会,与西安市妇联共同举办“唯爱—爱溢满屋”困难单亲家庭儿童房改造项目捐助仪式,为8户贫困单亲家庭提供高品质儿童房改造,提升困境儿童生活幸福感。
开展妇联执委“把爱带回家”特别行动,结对帮扶20名困境留守儿童。范亚兰与同事到陕西省回归儿童救助中心为孩子们庆祝六一,捐赠7000余元的生活用品、防疫用品和善款。
执着为民精准帮扶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范亚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竭尽全力帮助贫困户解决生活困难。
狄寨街道东月村五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庞某,因精神残障生活不能自理,2017年范亚兰开始进行结对帮扶。她一边到村里定期看望,一边与相关单位多次沟通,按照亲属意愿将其送到托养机构,使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范亚兰每天关注托养机构微信群,听说庞某喜欢吃苹果,就购买一整箱开车送过去。贫困户日常生活怎么样,缺不缺药品、是不是需要添新衣服了,范亚兰时常牵挂着,第一时间做好服务。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期间,住在托养机构的庞某发烧拉肚子,连续吃药几天不见好转。正在包抓小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范亚兰打了120和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电话。
得知精神病院疫情期间不能接收发热病人,又前前后后总共打了几十个电话解释、求助,先后联系院办、感染科、医务科,最后医院同意收住,最终庞某在该院经治疗后痊愈出院。
“党的政策暖民心,干部帮扶真为民!”2020年3月12日上午,庞某哥哥庞先生来到灞桥区妇联,为范亚兰送上锦旗和感谢信。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范亚兰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着人民子弟兵的执着为民情怀。
为基层群众服务,为妇女儿童服务,她扑下身子干实事,心里时刻装着群众,特别是对基层群众浓浓的扶贫情谊,让精准帮扶工作收获了社会和人民的赞誉。
她在工作中的感人事迹受到了多家媒体关注,先后被学习强国、三秦网、西安网、西安扶贫开发、西安女性、原点新闻、今日头条、华商正能量、发现西安等10余家媒体和官微关注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