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斗士”陈冲:铁肩担道义,热血铸忠诚
有人说,他铁面无私,冰冷无情,有人说,他忠直善良,爱憎分明。今年五十岁的陈冲,自2008年退役后调入商洛市纪委机关工作以来,一直奋战在案件查办第一线,与形形色色的违纪违法人员作斗争,主办、协查各类违纪违法案件百余件,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数千万元。
铁肩担道义,热血铸忠诚,这十个字,字字千斤。在接过陕西最美退役军人的证书时,这份无言的荣誉化更是给了陈冲继续前行的动力。
01用不畏艰难诠释对党忠诚
忠诚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品质,更是共产党人融入血液、融入灵魂的本质要求。纪检监察干部的忠诚,就是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
从入伍到地方工作近20年的经历,练就了陈冲纪律严明、雷厉风行的过硬作风。凭借自己对党忠诚、努力工作,他从一名武警战士,一步步走到武警商洛支队教导队的教导员。在部队期间,在看守执勤、处置突发事件、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他总是第一时间冲在最前面,多次荣立三等功。
“如果人人都明哲保身,个个瞻前顾后,党内腐败问题谁来追查,群众利益谁来维护?”从武警战士到纪检监察干部,陈冲11年冲锋一线,面对困难,他毫不退缩,别人不愿接不敢接的案件,他都主动请缨,挺身而出。
2018年8月,中央纪委和省纪委接连向商洛转交了反映某县汪姓领导干部妨碍公务、受贿等问题线索,并且省纪委监委重点督办,该案由于时间跨度长,涉案人数多,既要确保安全保密,防止打草惊蛇,又要敢于大胆突破。面对这起复杂的案件,陈冲主动请缨而出。
2019年3月,商洛市纪委调查组着手调查此事,刚进驻酒店,当晚就有人打电话给陈冲,扬言“汪某在官场能量很大,最好少插手。”陈冲对此嗤之以鼻。在对反映有关问题做了大量细致梳理后,发现某招标代理公司向汪某行贿事实。陈冲果断向委主要领导汇报,建议对汪某采取留置措施,并依法开展审查调查。陈冲带领工作组,深入研究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背景经历、心理性格,有针对性不厌其烦地开展了大量的政治思想工作。
前期调查中,汪某始终标榜个人政绩,拒绝交代问题,多次对抗组织审查调查,在调查组抛出的大量证据面前,汪某不得不承认自己存在受贿和伙同弟兄敲诈勒索的犯罪事实。最终,该案以“以证促供”顺利移送司法机关。
02用清正廉洁抵制诱惑考验
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干净干事、干净做人,作清正廉洁的表率,既是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政治本色。
“打铁必须自身硬,纪检监察干部如果自身不廉洁,公正无私办案也只是一句空话。”陈冲的话掷地有声。在查办案件过程中,纪检监察干部常常面临各种考验和诱惑。
2015年3月,时任调查组组长的陈冲在查办局长李某违纪问题线索时,李某委托与陈冲好友朋友打探案情,被陈冲一口回绝。那晚,陈冲给朋友讲做人原则和工作纪律,回忆两人相处的愉快时光,聊得很是火热。然而,离开时,朋友却趁陈冲不注意,偷偷往包里塞了一个装有现金的信封。陈冲感到既气愤又失望,一片苦心全白费,当晚立即托人把钱送了回去,从此以后,两人再无联系。
2017年母亲住院期间,高额的治疗费让陈冲捉襟见肘。其时,他正忙着调查某县林业局长之案。闻风声而动的局长拿着一厚厚信封到酒店说情,被陈冲拒之门外。回到市上,该局长还多次托朋友找到陈冲家,拿着钱物打探消息。陈冲生气地说,“你再这样,我们连朋友都没得做了”,办事人只好悻悻而走。“又得罪了一个朋友,身边还有几人?”陈冲苦笑着摇摇头。
全面从严治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铁面无私的背后是情与法、正与邪、善与恶的较量,纪检监察干部输不起,也不敢输。多年来,陈冲严守工作纪律,没有办过一起“人情案”“金钱案”,没有泄露过一点案件消息,以公正无私捍卫纪法尊严,维护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03用无私奉献书写责任担当
父母在,人生尚有归途,父母不在,人生只有来处。自古以来,忠孝难以两全,都说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在责任担当面前,铁汉柔情几人懂?
2016年3月,母亲在甘肃省临洮县人民医院被确诊为脑梗,经治疗有所好转,陈冲松了一口气。2017年4月父亲确查出心脏衰竭和肺部积水,经过四个月抢救后终是与世长辞。承受不住打击的母亲再次住院,强忍着痛苦的陈冲,每个周末来回穿梭于甘肃临洮和商洛之间,往返1600公里路程照顾母亲,遇到工作最忙时候,只好委托左邻右舍或者同学亲戚照顾。这个耿直倔强的汉子,咬紧牙关,却从来没有向单位请过一天假,没有耽误过一项工作。
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在。2017年10月,母亲脑梗严重,再次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在母亲病重最后时日,陈冲正忙着办理一县级领导违纪案,办案组经过艰辛努力,案子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然而,此时,却传来母亲喊着陈冲名字撒手人寰的消息,这个47岁的汉子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少时入伍,就业异地,离别家乡二十多年,没有尽到做儿子的责任,更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这是陈冲今生最大的遗憾。
默默料理完母亲后事,他又被省纪委抽调办理安康“8·31”赵某涉黑案件。该案背后牵扯公职人员,存在利益链和保护伞,涉案人员众多,案情复杂,工作量巨大。时间紧、任务重,陈冲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二话没说踏上办案征程。亲朋好友议论纷纷,暗地指责这个“不孝之子”,母亲尸骨未寒,又走了。不善言辞的陈冲没做过多解释,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案件办理中,凭借丰富的办案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30多名为赵某充当保护伞的公职人员最终受到严惩。
04用铁骨柔情彰显为民情怀
“何以百炼钢,化作绕指柔”,陈冲对待腐败现象,嫉恶如仇,面对贫困群众,侠骨柔肠。“决不允许把手伸进困难群众的口袋!”这是他对穷苦群众最大的关爱和保护。
2018年7月,陈冲发现某县村监委会主任祝某在兼任村民组长期间,擅自将该村两户低保户的42050元低保资金收缴,将33667元再次分配给其他群众,将6000元以弥补工资不足等形式占为己有,将2383元用于组集体公务支出。
“咋能这样干?!良心都叫狗吃了,困难群众就靠这钱救命哩!”冒着37度的酷暑,陈冲一遍遍翻看村委会账本,彻夜分析调查记录。法律意识、法律知识缺乏的群众害怕打击报复,并不相信这个其貌不扬的纪委干部能为他们主持公道,支支吾吾,不敢讲真话。陈冲耐心细致地反复讲政策,做思想工作,群众才说了实情。违纪事实终于查清了,祝某受到应有处理,贫困群众攥着退还款,憨笑着,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山阳县板岩镇安门口村杨碥组村民李华明是陈冲的“穷亲戚”。因20岁儿子患白血病离世,老年丧子的李华明夫妇一蹶不振、债台高筑。陈冲办案之余,常去看望二位老人,说说话、拉家常,帮助重拾生活信心。他联系了一家企业,老俩口看大门管吃管住月薪2000元,生活一下子有了保障。陈冲又遵从老人意愿,协商村委会帮助选址建新房。“要不是陈主任和村干部帮助,张翠兰倒塌的房子还没着落;要不是陈主任把残联同志请来,我们村3个长年卧床的残疾人证咋能办下来;要不是……”两年来,陈冲为安门口村群众协调解决大小问题18件,受到群众高度赞赏。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陈冲,一个普普通通的纪检干部,一个以行动响亮回答忠诚、干净、担当的人!